首页 > 国内新闻/ 正文

政府融资出现窟窿,怎能让企业来“补”

来源 2021-05-20 22:15:25 国内新闻

  作者:熊 志

  此次胶葛的前因后果是如许的,2011年,沭阳县财务局借本地另一家企业鸿安公司的名义贷款1800万元,钱却被该企业自行截留,于是便又找三善公司,以其名义贷款2000万元来填上一笔洞穴。但鸿安公司始终无法还钱,导致财务局也无法了偿三善公司的借钱。

  但不管怎么说,这种扭曲的政商关系和融资模式,本身存在着很大年夜的风险,对本地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定会造成伤害。至于经由过程不合企业间的假贷倒腾来完成的融资义务,无疑也是一种虚幻的政绩。

  日前,媒体报道了江苏省沭阳县的一路“平易近借官用”的融资旧案——2012年,本地的平易近营企业江苏三善扶植有限公司帮沭阳财务局贷款2000万,固然一分未用,但却是以背上了巨额债务,导致资金链断裂。

  县财务局以三善公司的名义借钱,借钱合同确切是三善公司和银行订立的,这2000万元银行打给了三善公司,三善公司也收到了钱。所以,在宿迁中院的审理中,也是判决三善公司须要承担还款义务。

  假如就纯真的债务关系来看,法院的判决并没有问题,钱是三善公司借的,不管最后流向了哪里,那也得它来了偿。

  但跳出纯真的债务关系看,三善公司明显是无辜的受害者。2000万元的贷款,银行刚打过来就划给了县财务局,本身分毫未动,本来是赞助县财务局借钱堵洞穴,最终岂能由它来承担本该由另一个公司担当的债务?

  此次胶葛中,两个重要谜题在于,第一,鸿安公司自行截留的县财务局1800万元贷款,到底去了哪里?第二,截留资金的明明是鸿安公司,县财务局为何却找三善公司?据报道,在提议诉讼后,县财务局申请冻结保全三善公司2500万元工程款,直接导致了资金链断裂。

  县财务局作为当局部分,用本身的官方身份背书,让企业从银行贷款帮本身解困,最后却让企业为其掉误埋单,于情于理都说不以前。县财务局要挽回损掉,也应当向另一个截留企业追债,而不是将风险和义务转移给为之解困的企业。

  当然,此事中值得反思的,还不仅仅是债务胶葛中的当局角色,还有政商关系。

  事实上,类似“平易近借官用”的借钱模式,在本地已经有过多次。而三善公司之所以愿意本身背负贷款风险为县财务局借钱,一方面是因为当局身份作保,另一方面,是因为“在营业方面有求于财务局”。

  说白了,所谓的“平易近借官用”,更像是一种各取所需的交易,财务局将企业当成趁手的筹款对象,以完成融资义务;而企业为了换取承揽工程上的便利,则宁愿冒险,以本身的名义为财务局筹钱。所以跳出具体胶葛看,三善公司又谈不上是完全无辜的。

  时至今日,这场持续了多年的胶葛,已经成为汗青遗留问题,依旧无法获得妥当的解决。由此可以看出,“平易近借官用”背后,这种缺乏合理界线的政商关系,造成的伤害有多深。

  今朝,本地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,持续解决此事。胶葛须要合理化解,处所当局的错误不克不及全部由企业埋单,这是处理此事的基来源基本则。而在具体的胶葛之外,对于类似异化扭曲的政商关系,也应当实现彻底切割,让政企在各自的界线上运行。(熊 志)

Tags: 政府融资出现窟窿,怎能让企业来“补”  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